
游走在东西方艺术中
要正确界定王新国是那个画种的画家,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他的油画好、水粉画出色、水墨画也不错。王新国的美术作品正在汲古斋画廊展出,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
王新国对绘画艺术的新鲜感似乎与生俱来。孩提时调皮的他,唯有画画才能拴住他的心。少年时,王新国就是黄浦区图书馆的老常客了,星期天他常常怀揣馒头、水、纸和笔,一清早就来到图书馆,对着借来的画册,一直画到晚上图书馆关门。他要看的书这里的管理员都知道。前苏联的列宾、谢洛夫的油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油画、雕塑以及外国小说的铜版画和钢笔画插图,让王新国开了眼界。《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等经典连环画他从头临摹到底。常常,他和画友背着写生夹,到徐家汇天主教堂、人民公园、外滩、植物园......采风。那个“无书可读”的年代,画画成为他生活的主要内容。大幅水粉宣传画、油画和水墨重彩画插图的实践,锤炼了他扎实的绘画功底。王新国贪婪地吸收着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营养,一株艺术新苗悄悄地迅速成长。
但凡有点艺术天赋的人总是不大安分的,王新国的画笔在东西方绘画领域里纵横驰骋。在他的画室里,我欣赏着散发出油墨芬芳的油画、粉画和流淌着东方神韵的水墨画,其中不乏得到各种奖项的原作。油画《海上流金岁月》系列,稍微变形的少妇形象将民国时期纸醉金迷的上海歌女生涯刻画得忧郁伤感。《水乡》系列,把杏花春雨的江南描绘得色彩朦胧摇曳多姿,勾起人们对故乡的思恋。小幅油画《肖像》系列,则将朱屺瞻、黄永玉、刘旦宅、丁绍光、陈逸飞......的气质描绘得呼之欲出。他的粉画《都市节拍》系列,把笔触描准了摩登开放的上海,快节奏下五光十色的人物百态。更让我惊奇的是,那一叠叠看似涂鸦的焦墨或炭条人物速写,有许多是默写的神来之笔,轻重疾徐的线条扭曲旋转飞快地铺满了画面,性格各异的各色人等跃然纸上
我钦佩王新国对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掌控和创新能力,无论具象还是抽象,印象派绘画和叙事性,常常令观者伫立良久。王新国的作品没有"宏大叙事"的张扬,或许属于上海人"私人话语"或美学生活化的小资情调。在他的作品里,画家的情感品味和个人语言,画面的枝术含量和学术价值,漫不经心地显现了出来。"伟大的东西方艺术相互借鉴,必然会产生出更加伟大的作品,好比若干味中草药在砂锅里长期煎熬,可以合成难以言状的灵丹妙药一样。我喜欢追求轻松,灵动,让人看得懂的崭新艺术样式。"王新国如是说"。
文/恽甫铭
著名书画家、美术评论家








责任编辑:美国共工新闻社
声明:
本文由入驻共工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共工号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邮箱:zhidaorib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