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人蔡澜堪称一“逝”激起千层浪,马来西亚报章连篇累牍地报道,对蔡澜的悼念文章也陆续见于各地报刊杂志。我们不禁要问,蔡澜有哪方面的特质吸引我们?他的离世到底反映什么?
读到中国作者魏水华的《我们怀念的不是蔡澜,而是那个贪吃好色理直气壮的年代》,或许有助于我们去理解这个现象。
魏文说:“他们在时代的背景板上挥洒着浓墨重彩的自画像,不怕颜色太浓,不怕格调太俗,不怕被人误会成老不修——因为他们从不伪装”“那时候,风流是可以说出口的,贪吃是种生活美德,而爱玩是种气质,不是罪”——这样的论述,说句实在话,有时还真会让人感到不适。在今天这样一个讲求文明、注重健康、强调涵养的年代,对任何一种表露真性情的言行举止,都不可避免要进行所谓“合理”的限制,否则就“天下大乱”了。应该承认,某些限制的确有合理之处,是必要的,比如我们总不能让人在一个严肃庄重的场合,肆无忌惮地爆粗口,以此来凸显他们的放荡不羁。但是,如果限制得过分,把所有人囚禁在既定处世公式的牢笼里,又不得不说会让整个世界缺乏生气。
责任编辑:美国共工新闻社
声明:
本文由入驻共工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共工号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邮箱:zhidaoribao@gmail.com
热门文章
精彩推荐